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导师的困惑:发表论文成了研究生的全部?

法研在线 2021-09-16

这几年逐渐发现有些研究生在科研路上对学问的认识或观念似乎出现了问题。


尽管反复强调在研究生阶段,能力、视野和素养提高是最最重要的,发表学术论文只是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不少研究生的唯一奋斗目标就是尽快发表论文,发表一篇能够满足获得学位要求的学术论文,发表一篇能够满足在相关单位做博后条件的论文,发表一篇能够满足在大学或研究所晋升职称的学术论文。研究生过度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忽视或遗忘了更重要的整体学术素养的提升。


做科研的目的就是发表论文。只要发表了满足获得学位要求的论文,学位就基本到手了 。这是一些研究生学业的动力,甚至成为研究生生活的全部。



研究生对学位和科研的理解有错吗?没错!有个具体的奋斗目标,努力使自己达到这个目标,是值得赞许的。但这种思想与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甚至是冲突的。我们的培养目标一定不是擅于发表论文。


无疑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发表学术论文,但科学研究是科学问题导向的行为过程,不是论文导向的过程。研究生培养是能力和素养导向的过程,也不是论文导向的过程。


研究生们形成这种思想和认识,与学界和社会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环顾身边我们会发现,只要发表学术论文的,无论工作优劣,都能顺利获得学位毕业了。发表了一定档次的学术论文,就获得国家奖学金了,就顺利晋升了,就有奖金了,也就有各种荣誉了… …


所以渐渐地,一些观念就形成了。什么是好的学术论文?点数(影响因子)高的论文,就是好论文。什么是好的科研(课题)?能够发高点数论文的科研就是好科研。如何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的高低?论文点数高,学术水平就高。


所以,年轻学者只要发表了点数高的论文,就有好的职位,好的待遇,职称晋升也会顺利。反之,就一切都不顺,或者一切“好事”都与你无缘。


论文决定了一个年轻学者的一切。有高点数论文就有了一切。CNS论文成为了青年学者的梦想追求。


这样的观念现在似乎越来越严重了。一个科研群体,部分人有这样的理念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学术群体整体都有这样的理念就需要注意了。


思想意识整体出现了问题,慢慢地就会遗忘了科研的真谛,科研就会走向歧途。虽然这是误区,但这是当前学界的大趋势!这可能也是唯论文,或者唯杂志、唯点数的后果吧。


我们都知道,对于个体来说,理想的科研是兴趣驱动的,所以科学是好玩有趣的。我们也知道,科研是要为国计民生服务的(目的性驱动),所以科学也是真实有用的。


科研是要发表学术论文的,但发表学术论文不是科研的唯一。应该是这个理吧。


做导师这么多年,突然感觉有些困惑了。


来源: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法研在线郑重提醒:期刊邮箱可能被盗,请在投稿之前去期刊社官网核对投稿邮箱是否发生变化。

“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 名单

法学硕士生容易发表的10种期刊

关于第十届“法治河北论坛”征文的通知

第二届澜湄流域综合执法安全论坛暨禁毒合作论坛

第三届民诉法学研究的实体之维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第七届“青年比较法论坛”:“比较法与法律史研究”(2019)邀请函

首届“社会进步与医事法发展论坛”邀请函

第二届中传-交大娱乐法论坛征稿启事

天阶篇:法学硕士研究生发论文——投稿指南

地阶篇:法学研究生发论文——选题要义

150+份期刊向你约稿啦!

全国历年法学考博、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刑法学考博真题汇编(2016-2019)

2018年2所普通高校被撤销法学本科专业,但是......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标准化工作、司法文件大全【2012-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大全(2019年4月版)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